3月15日,澎湃新闻刊文揭示了胎盘市场的乱象,未经病毒检测就制成紫河车,且监管存在争议。“人体胎盘‘黑市’”报道刊发后,江苏邳州市立即安排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委、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连夜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报道中反映涉及邳州的问题进行彻查。(3月16日澎湃新闻)

  相较于其他的“黑市”,倒卖人体胎盘的做法令人作呕。原因无他,这已经不光是经济问题,更是伦理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体胎盘就是胎衣,是宝宝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把这个与孕育生命相关的器官用作黑市交易,让人从情感上难以接受。如网友所评论的那样,“想到刚出生的宝宝,胎盘也属于他身上的肉,被这么恶心的人吃,就感觉浑身难受”。

  而,就是这一个情感上难容的做法却硬生生变成了生意。在河南永城、江苏邳州与安徽亳州组成的三角区域,活跃着国内最大的人体胎盘“黑市”。在高利润的驱使下,三地胎盘加工商将新鲜健康或者不健康的人体胎盘混杂着收购制成干货“紫河车”。有的加工商还不忘在加工环节掺杂淀粉、色素,制成品最终批量发往亳州的药材市场,集散流向国内药厂和各家医院、诊所。

  其实,人体胎盘“黑市”的产生与对紫河车的“迷信”有着极大地关联。“紫河车”就是经过药物炮制后的人体胎盘。国人自古视“胎盘”为滋补上品,认为它能从根本上医治和调节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激活人体内的衰老细胞及细胞再生功能,使身体各部位生理功能恢复到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状态,使人精力旺盛,青春焕发。于是“神药”紫河车在干货市场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收购、贩卖人体胎盘也就成了黑色产业链。

  人们对吃胎盘的迷思,如同鲁迅先生笔下的《药》。用人血馒头作药拯救不了小栓的生命,华家、夏家、人民脑中的愚钝何时才可以找到良药医治?虽没原版那么的血腥残酷,但人体胎盘“黑市”的横行也是对法规和道德的双重挑战。早在2005年4月,《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就精确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一些商家是利用大众的“迷信”心理,利用黑色利益链条从中赚取暴利。

  这《药》值得一读,是时候直面人体胎盘“黑市”了。鉴于当前我国在该领域的法律和法规存在缺口,违法成本低、缺乏有效的监督等情况,要从法律层面明确立场,要么禁止要么规范,不给不法商贩空子可钻。即便允许也是建立在“合理规划利用、规范使用”的基础之上,“黑市”“收购”等词必须消失。而且,紫河车因存在伦理冲突和安全风险,已于2015年被《中国药典》“除名”,你以为的“神药”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毒药”。可见,不论站在哪个立场,人体胎盘“黑市”俱当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