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个故事 “海力801”开启海洋打桩全新征程
2003年的冬天,杭州湾,六年级学生陈珊珊在作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他们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力作业船‘海力801’把钢套压入海底……他们先用卫星定位仪测定好位置,再打桩造桥墩,保证不出差错。”
这个12岁的女孩,描写的正是杭州湾跨海大桥打桩时的场景。不太符合行业规范的几句话,却记录了中交二航局在杭州湾跨海大桥打下全桥的第一根桩基,见证了二航局出资1.6亿元提前打造的巨无霸打桩船第一次正式作业。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当时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早在2002年11月,34岁的王海怀刚刚成为二航局局长,一项艰难的抉择就摆在了他面前。
当时,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建设的消息已明朗,二航局是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投入巨资购置设备,全力投标建桥,还是放弃这个可能令企业实现重大飞跃的难得机会?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江内河水工市场不断萎缩,二航局在全国交通系统内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冲出长江,走向沿海。
20世纪90年代初,二航局抓住交通部投资建设黄石长江大桥的机遇,主动请缨,当时的二航局领导以“完不成任务,就地辞职”的果敢魄力,承担了大桥6个深水主桥墩的施工任务,实现了从水工向桥梁建设的转型。
与前两次“背水一战”不同的是,二航局这次不是面临生存压力的被迫求变,而是企业是否要从“优秀”到“卓越”的选择,这是一次主动的选择。
二航人血脉中流动着的不畏挑战的因子,让他们不甘示弱。他们作了个大胆决定:进军杭州湾!
2003年,在杭州湾跨海大桥投标前,二航局就提前计划打造一条世界上最先进的打桩船,向指挥部表明二航人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出力的决心和勇气。
有人说,这是一场冒险,投标前就投资1.6亿元,万一不中标,“身家性命”都搭上了。
时任二航局副局长的吴维忠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投入1.6个亿,相当于二航局6年到8年的利润,如果投入这个设备揽不到活,二航局可能破产,我们的局长可能会跳海。”要知道,2002年,二航局利润还不到2000万元。
2003年,王海怀刚刚上任二航局局长一职仅几个月,在当年年初的工作报告中,35岁的他就已为二航局跨进广阔的海洋定下了高瞻远瞩的基调:增加管理中的科技含量,从人、财、物等各环节确保重点工程顺利进行。
这一年,二航局和日本中西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引进日本先进技术,打造“海力801号”打桩船。
人们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2003年6月开始造船,4个月后传来二航局中标的好消息,而且中的是第一批标段中,合同额最大的一个——南航道桥。之后,二航局又连中3标。
杭州湾,既是海湾也是钱塘江的入海口,有着著名的“钱塘潮”。湾底的地貌形态和海湾的喇叭形特征,使其气象复杂多变,台风、龙卷风、雷暴及突发性小范围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每年作业时间仅为120天至180天。
“普通桩基,在杭州湾的风浪之下,犹如一根筷子,轻轻折一下就断了。”时任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方明山说。
一种被称为“整桩螺旋钢管桩”的桩基被研发出来,并最终运用在杭州湾跨海大桥——每根重达70余吨,最大直径1.6米,单桩最大长度89米,足有30层楼高。100年的使用寿命,正符合大桥“百年大计”设计方针。
时任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朱瑶宏说:“一般的打桩船,它能打的重量不但有限,架高大概也就60多米。”即,一般的打桩船桩架最大限度升高之后,与最长的“整桩螺旋钢管桩”之间还有近30米的差距,够不着。
“海力801”打桩船长80米、宽30米,总重量达到8000吨。独有的7个10吨重海军锚及4根液压锚锭桩,完全适应杭州湾风大浪大的恶劣施工条件,9级风以下可正常作业。80米长的桩架可以向上提升到95米,吊桩能力100吨。吊杠可360度回旋,船固定在一个位置就可以把相近几个位置的桩打下去,不需要频繁挪动船体。同时装有最先进的GPS定位系统,提供三维坐标,其打桩定位可精确到6厘米以下。
就像陈珊珊在作文中描写的那样: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力作业船‘海力801’。”具有与大海抗衡的力量。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部5000多根桩基,“海力801”打了近2000根,合格率100%。日打桩最高达到16根,就算是最长的89米桩,一天也可打9根,比其他打桩船多打6根半。
因稳、准、快的特性,媒体给这个大家伙起了个外号:海上打桩的“航空母舰”。
2008年5月1日15时35分,大桥通车典礼,两位二航人参加剪彩仪式。一位是吴维忠,另一位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者之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维洲。
一家参建单位有两人受邀参加当时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通车剪彩,二航局是唯一一家。
高起点的“海力801”打桩船,让二航局接下来顺利接下东营港引桥工程、宁波象山港跨海大桥、金塘跨海大桥等项目,甚至辐射海外。
这艘代表二航局进军海洋桥梁市场的“航空母舰”,已成为海洋打桩市场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开启并引领了中国建筑企业海洋打桩的全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