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巴士车外的感知系统,通过车内显示屏向乘客反映车辆的路面情况。长江日报记者詹松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张智 李金友 通讯员孙亚云 刘凯)12月9日,龙灵山蜿蜒起伏的山路上,19台无人驾驶出租车、观光车、穿梭巴士、售货车、环卫车穿行于绿水青山之间。看到这一幕,军山街硃山村支部书记叶怀勇颇为感慨,30多年间,他和村民们亲眼见证了龙灵山从昔日废弃矿坑,变成今日的国内首个无人驾驶公园。

  叶怀勇眼前的龙灵山,是个具有未来科技感的场景:无人驾驶环卫车清扫道路,遇到危及安全的过往行人和车辆,自动避让或停车;无人驾驶售货车“随叫随到”,扫描车身二维码就可买饮料……

  “如此多的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场景集中在一个区域,目前全国独此一家。”武汉车百智能网联研究院总经理朱建阳说,“继全球首次发放自动驾驶商用牌照之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又创造了一个‘全国之最’。”

  20世纪90年代,龙灵山所在的硃山片区进驻10多家采石场炸山采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留下数十个矿坑,大的有几十亩,深度二三十米,成为印刻在山体上的“伤疤”。

  2006年底,武汉经开区托管军山街,停采闭坑,整治危岩体,削坡固化,修复山体,6万平方米废弃矿坑全部回填,并修建了龙灵山生态公园。

  生态修复后的龙灵山生态公园满眼见绿,鲜花点缀其间,与周边十里花坡、百亩荷塘、千亩茶园、万亩森林融为一体,每年春季前来踏青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高峰期,日接待游客3万多人。

  武汉经开区统计,截至2019年,先后投入2.5亿元治理龙灵山生态环境。生态修复后的“绿肺”成为风水宝地,一大批产业、企业纷纷落户。

  2015年,武汉经开区在龙灵山周边成立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的智慧生态城,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路线,打造“国际化智慧城市示范区”“产城融合创新样板区”。

  在智慧生态城内,2/3是生态绿地,严控开发,1/3土地可供开发,但工业项目被拒之门外,优先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检验测试、智能家居、高端文化旅游及康养等高新技术和绿色健康产业。

  2019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在此挂牌成立,建设了国内最大的5G车路协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东风、百度、中国移动、华为等一大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纷纷落户,围绕七大类无人驾驶应用场景,开展下一代汽车的研发、测试、验证等商业化运营。

  12月9日,龙灵山无人驾驶主题景区建成,长江日报记者作为首批尝鲜者,提前体验了一把无人驾驶。据悉,该景区将于明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

  “还不知道我是谁?无人售货车就是我啦!”记者一走进龙灵山十里花坡,就听到软萌可爱的声音,从一辆长2.5米、宽1.2米的黑白相间的小车里传来。记者向它招了招手,小车立即就停了下来。记者用微信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在屏幕上选择货品,不到5秒钟,就领到一瓶带着冷气的饮料。

  该车生产商新石器公司技术部工程师豆甜甜介绍,这辆小车叫“小新”,是新石器公司开发的无人驾驶售货车,慢慢的变成了景区的“网红”,一到周末来景区的大人和小孩都喜欢和它玩。

  “别看它个头不大,本事可不小。”豆甜甜说,“小新”身上安装了3个激光雷达,14个超声波雷达,前方遇到障碍物它可自动停车,游客招手它就停,还可通过手机小程序召唤它来到身边。

  “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熊猫扫地王。”深兰科技运维工程师易威介绍,熊猫无人驾驶扫地车利用实时系统无人驾驶技术,可自主规划路线,主动避让,实现无水干式清扫、干湿两用作业。

  记者现场了解到,深兰科技上线的环卫车,能支持包括暴雨、隧道、夜晚等多场景下实现稳定无人驾驶,目前时速控制在3公里/小时,清扫完一整个龙灵山生态公园只需要2.5个小时,相当于节省了5个环卫工人一天的工作量。

  据悉,目前该景区内的无人驾驶车辆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计划于明年元旦正式对市民开放。市民到景区体验有三种途径:一是在武汉经开区东风一路(管委会)乘坐免费无人驾驶穿梭巴士直达景区;二是乘坐公交车(272路、273路、395路)到枫树三路鸟语林公交站,换乘无人驾驶接驳车到达景区;三是市民自驾至龙灵山生态公园北门停车场。

  武汉示范区有关负责的人介绍,为保障市民在体验无人驾驶汽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武汉示范区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针对无人驾驶车辆的运行管理,制定了一整套安全方案和预案,请市民放心体验游玩。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